top of page
資料來源: 龍形體育總會 五十週年紀念特刊
歷史照片文物現存於 鄺元國術健身會

龍形拳 創拳立派 略述

林耀桂 宗師

龍形拳宗師林耀桂 (1874-1965),廣東省博羅縣仍圖鎮 (今稱汝湖鎮) 埔頭村人士,林宗師家學淵源,幼承庭訓,隨父親林慶元學習海豐師所傳的林家拳。宗師天資聰穎,年少時己協助父親行醫授拳,及長。時年二十二歲於羅浮山華首台寺得遇住持大玉禪師,獲收為徒。

 

林宗師隨大玉禪師學習龍形摩橋功法,技成在惠州一帶教授林姓弟子,

故有『學習海豐成妙業, 師從華首導真傳』之說。

DSC_4475.JPG

白眉宗師張禮泉與林耀桂宗師為表親關係。張宗師隨林俠學習林家拳,與林宗師幼時經常一起練拳,感情要好。當時張禮泉在廣州發展不錯,於是林宗師也到廣州授拳,與莫家拳林蔭堂相識,後得林蔭堂引薦到南天王陳濟棠軍中任教。

 

軍中有一教官名黃老虎,身材高大孔武有力,為軍中至勇,陳濟棠欲試林耀桂武功如何,於是安排二人比試,黃老虎不敵,被宗師打斷其腿。陳濟棠以林宗師才是真的老虎,故譽稱宗師為東江林老虎。因其時林蔭堂,林耀桂及張禮泉三人感情要好常在一起,共同進退,所以廣州武林人仕亦稱之為東江三虎。

 

陳濟棠以林宗師武術精湛,決定委以重任,命其為燕塘軍校國術教官,和各部隊中任教。

DSC_4475.JPG
DSC_4465.JPG

林耀桂宗師在廣州小北開設華南國術社,這時林宗師己把林家拳和大玉禪師所傳教的武藝功法,融會貫通,自成風格。得陳濟棠建議把林宗師的武學稱之為龍形拳,從此創立了龍形拳。

 

華南國術社成立之日,陳濟堂以對聯『克己讓人非我弱,存心守道任他強』相贈,這時從此這對聯也是林宗師對門下弟子的訓示。

 

因弟子眾多,於是在廣州成立華南國術社一分部,二分部,三分部。而且得各行業爭相聘請任教,如肉行公會,粉面行,竹器行,理髮行和鞋業行等。而各部門都有弟子協助教務,如林煥光、林燦光、胡可泰、馬齊、潘芳、區彪、曹森、鄺元等。

 

這時龍形拳己在廣州廣傳,中國解放後,林宗師來港定居,在紅磡設立跌打醫館,不少弟子也各自設館授徒。

林耀桂宗師至一九六五年宗師因病逝世,積潤九十四歲。

一九六九年宗師長子林煥光,次子林燦光遵從宗師遺命,聯同龍形弟子及各門人努力,成立龍形體育總會。最初設會址於彌敦道,1970年購置永久會所於九龍上海街675A三樓。

 

現龍形拳術已傳揚海內外各地,如惠州、惠東、惠陽、博羅、仍圖、龍門、廣州、佛山、花都、東莞、三水、清遠、深圳、大瀝、南寧、梧州、香港、澳門、台灣、美國、英國、荷蘭、法國、羅馬、多倫多、温哥華、澳洲、愛爾蘭、墨西哥、巴西、德國、巴拿馬等。

DSC_4462.JPG

守 道 國 術 研 究 院

pro-Dragon Martial Arts Academy

龍形拳 | 龍形正宗
  • alt.text.label.YouTube
  • 武林研究室: A.K. Analysis
  • 龍形拳研究室 - 非物質文化遺產

Protect ‧ Professional

©2025 守道國術研究院 版權所有

- 學習海豐承妙業 ‧ 義從華首導真傳 -

- 克己讓人非我弱 ‧ 存心守道任他強 -

bottom of page